第四十二章 育秧与插秧

左鹏涛饶有兴趣地听着贺经业介绍每个物件的用途,他们对育秧过程的摸索与改进,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会主动发问。

参观完育秧房众人又走进生产房,工人们正围着育秧播种的生产线忙碌,生产线由铺土机、喷水机、播种机、覆土机及传动带组成,育秧盘是一个长六十厘米、宽三十厘米的长方形木托盘,底部有许多小孔。

一个个空的秧盘从一头进入,铺土机首先在秧盘上铺上一层二厘米厚的基质土,经过自动洒水后,自动播种机会在每个秧盘上均匀的播下一百八十颗左右的种子。传动带送入下一道工序后,覆土机会在上面盖上一层一厘米厚的土壤基质。一盘盘成品在育秧机的末端叠加起来,当叠加到五盘时,工作人员便把它搬走。

贺经业自豪地介绍说,一道流水线需要工作人员不到十人,一条流水线每小时可以育六百盘秧苗,而且面前的生产活动还不是工厂化育秧的全部流程。

育秧用的水稻种子需经精选、脱芒、盐水浸种、清水漂洗和催芽等处理过程,育秧所用的基质土是由肥料工厂统一供应的。每张秧盘需要基质土一点四公斤左右。培育基质时,通常是每三百公斤土加五十公斤人畜粪,堆闷发酵一个月以上再粉碎过筛。

这些过程全都实现了流水化机械作业,工人只需要在旁边简单操作,比起过去手工或利用简单机械省时省力无数倍。

左鹏涛也追问了详细过程,发现蒸汽机动力带动的机械作业有些粗糙,部分工序还要人工进行细微调节,如果是电力机械就可以做到自动化作业。

不过就算如此,参与生产的工人和来参观过的人都对这套设备夸赞不已,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

希望历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左鹏涛又一次来到稻田边,参与今年的插秧。

和去年相比,今年最大的特征是人少了机械多了,在田边望过去比去年少了快一半的人头,左鹏涛找个管事的随便问了下,总共一千四百人,果然只有去年的一半人。

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运输车辆,运来大量的秧苗,车上的运输人员快速分发盘装秧苗,农民排成队列依次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