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早在三年之前就已经有手艺精深的匠人改进了大齐的火绳枪,成功打磨出了一杆小巧精致的燧发枪。奈何造价实在太高,一杆少说要五十两,这还没算这些高级工匠的加工费。也就是说,这玩意儿如同沈游绑在左手侧的袖弩一样,根本无法大批使用。

无可奈何之下,军械司试图将小巧精致的燧发枪变糙变笨,终于降低了火铳的造价。得益于军械司持之以恒的搞品控和数年间不断探索水力机械的应用,终于令燧发枪得以大面积普及。

沈游也得以在军中挑出了士兵组成了神机营。

今日,便是军械司和神机营展现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了。

“来了”,沈游轻轻一声道,“传令下去,做好准备!”

“是”,刘三俊应了一声,即刻打了手势。

小土坡不高,试图在上面居高临下,好往下扔滚石滚木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只要敌军不惜牺牲性命,敢冒着冲天箭雨冲上来,撑死百来步,即刻就能越过小土坡把他们置于死地。

更麻烦的是,这条官道左侧是五个相连的小土坡。五个土坡都挺小的小,背面根本藏不住多少人。便是埋伏,也不过是埋伏几百人罢了。对比敌人的数万大军,堪比塞牙缝。敌人靠人数都能堆死他们。

与此同时,官道右侧是片稀稀拉拉的树林子,基本都被灾民啃秃噜了,别说藏人了,连一只兔子都藏不住。

这地方不管是左看还是右看,完全不适合搞伏击。刘三俊是这么认为的,敌人当然也会这么认为。尤其是像吴绶这种宿将,因为对于适宜战争的地形了解过于深刻,就更容易陷入思维定势。

沈游笑了笑,她要的就是这个思维定势。

“都埋好了吗?”

刘三俊点点头。

“传令下去,随时听候命令!”

沈游率部埋伏在此地,而与此同时,庞大海跟着吴绶带着大军正好行进在这条官道上。

按理,吴绶作为主帅之下第一人,甚至是最高级别的武将,他完全不需要前来高桥县。可偏偏高桥是明州的最后一个县了,越过高桥就是晋安的雏山县。若是未来要攻打晋安,那么高桥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重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