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页

秦承嗣倒不是想替太监撑腰,事实上,他也觉得这帮阉人肢体残缺、不堪大用。

但今日这场朝会,聚焦点根本不在太监身上,而是朝堂势力之争。

秦承嗣出身宗室,素来有纨绔子弟之称。就算这个名头只是为了夺位而做出来的掩盖,他本人所接受的儒家教育也不够多,不够正统。尤其是他以兵马夺天下,自然更为倚重自己的心腹。

于是整个朝堂有了一个新的团体——新贵。

偏偏秦承嗣又不是纯粹的改朝换代,否则新兴的政治势力应该彻底压倒前朝遗臣们才对。

可秦承嗣为了正名,又要遵循祖宗家法,又要接受先帝的政治遗产,便只好重用从前的那些先帝臣子们。

事实上他大可以把这帮遗老遗少们高高的供起来,奈何他的心腹中武将占了大多数,论治国还是要这些文臣来。

于是秦承嗣重用双方的后果就是——新贵与遗臣们势均力敌、互扯头花。

叶玉泉就是遗臣们的典型代表。

但与此同时,朝中派系远不止这两派,新贵之中绝大部分是武将,但也有非正规出身的文臣。许多甚至连个举人功名都没有。

正规进士忙着当官都来不及,谁会去投靠当年的纨绔子弟秦承嗣?!

于是光是新贵们内部,就有两个派系,武将和非正规文臣。

遗臣自然也没好到哪里去,老派的武将基本都被冷落,也有那么一两个被重用,老派的文臣倒是大半都被重用,却也有几个被冷落。

不仅如此,还有文臣、武将、太监这三方旷日持久的斗争。

但这又不是纯粹的斗争。

大齐的武将由于地位低,素有拿钱去拜山头的传统,为了找个高官庇护。所以文臣与武将之间又有黏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