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疾复发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但是即便当时未曾有心疾,面对方文知的威胁,魏察思也只能束手就擒。方文知受庆王指使,要他的命,自然会逼他就范,自尽大概是免不了的。
至于魏察思究竟为何知晓那几句并且知晓景明帝身世,这江怀璧便不得而知了。
但是涉及了那两句关乎景明帝身世的句子,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呈上去的。她正是因为知道景明帝身世,所以明白方文知是如何威胁魏察思的。
但是这件事根本无法圆过去,她的目光会出卖她,即便她平时再沉稳。也正是因为沉稳,给人一种能洞察一切的感觉。
她思虑问题可以方向不对,但是景明帝绝对不会相信她一无所知。
是以当查得七七八八的时候,她便已在思量着如何对景明帝交代了。
名单上没有半分作假,甚至于比刑部当时查得还要细密,所以多添了几人上去。脑中提前思虑好所有的情况。
从一开始对景明帝说的第一句话开始,整件事便没有丝毫实情。出口的每一个字都已经过无数次斟酌,要与上一句衔接得天衣无缝,符合整件事的经过,且要时刻警惕景明帝话中给她设的套以及各种突发情况。
她撒谎撒得心安理得且理直气壮。
因为方文知不可能出来辩解,魏察思有把柄捏在他手里,但是这个把柄现在在江怀璧手里。
他自己也知道保命,若是再留在京中,下一步要查他的人便是景明帝。景明帝若是出手,他必然破绽百出,到时候得不偿失。
自然,江怀璧也是乐于见到这个结果的。
原本水火不容的两人,无形中达成了默契的协议。谁也不敢碰那条生死线,便都各退一步。
最终呈现给景明帝的便是一张“合情合理”的名单,景明帝到底顾及着方恭,若是那名单公布,亦会牵连不少人,也未曾公开说什么,方文知便离了京。
但是背后人显然不满意这个结果,后来便以此时为引子,闹出来方文知离京是因为她进谗言的缘故。
整件事要说她计划得也十分完美,基本顺利。其中最大的变故便是景明帝揪着沈迟这个源头不放,对他起疑心是因为他动机为何,但是这个连江怀璧也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