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83章

而是真心实意地觉得,小年轻虽然有眼光,但没办法在sp、s□□b这两种光源中选出一种,就只能干脆一起说了。

但何院士就不一样,眼光卓越,直接挑中了s□□b。

“不一定”,何正平反倒比绝大部分人都谦虚。

“如果对方不自信,是不敢在申请书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附注上自己意见的”。

“换而言之,他既然写了两种光源,就说明他觉得这两种光源都很重要”。

何正平饶有兴致,“一会儿我去找找电话,看看能不能联系到那个学生,问一问对方的意见”。

在坐学生老师纷纷傻眼。

何院士,您还真够平易近人的!

何正平没搭理他们,反倒直言道。

“我先说说我为什么觉得s□□b光源很有前途,因为这玩意儿是目前最前沿的领域”。

“这篇论文前几天才发在《nature》上”,何正平解释道,“事实上,这论文里没写它可以用做光刻机光源”。

“只是做了一个‘稳态微聚束’,哦也就是s□□b的原理验证实验。还是在粒子加速器和同步辐射领域的实验”。

这听上去跟光刻机有个半毛钱关系?

高宏业很迷惑,“那您为什么会觉得这东西就能做光刻机的光源了呢?”

何正平真的很想叹气。

他就说科研天分这种事情,真的是老天爷注定!

邵萍的那个16岁学生,比今年37的高宏业强多了!

“你说极紫外为什么比深紫外强?”

高宏业愣愣道,“因为极紫外波长更短啊!”

“对呀”,何正平点头,“做光刻机光源,要的是波长短,功率大”。

“现在做极紫外,难点就在于它功率低,你要把它的功率从10瓦提高到250瓦”。

足足二十五倍的差距啊,这少说需要五六年,乃至于十年的时间来抹平。

“可s□□b天生就具备了波长短、功率大这个好处,不正好拿来做光刻机的光源吗?”

“可这个研究理论太新了”,高宏业有点头痛。

做极紫外的话,他们已经有了深紫外的底子,做起来也稍微容易一些。

可要是做这个s□□b,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基础!

“宏业!”

何正平皱着眉,加重了语气,一时间场内噤若寒蝉。

“你对外走出去,也能说是院士的弟子。你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连你都不敢做,难道你要让那些连科研经费都搞不到的人来做吗?”

高宏业脸上霎时浮现出了一层红晕,颇为羞愧地低下了头。

何正平在别的事情上平易近人,但在学术上素来一丝不苟,绝容不得半分龃龉。

在全场鸦雀无声的时候,他淡淡道。

“每一个搞科研的,夜里做梦的时候不是没想过当院士的,为什么啊?”

“因为院士作为国内科研工作者顶级的头衔,他享有最高的待遇,最多的科研经费”。

“如此好的条件,不去干开拓前路、奠定基础的活计,难道要去干对着某理论修修补补的边角料活计吗?”

何正平语重心长的教育身后的这帮学生,“最前沿的领域意味着一片空白,这种领域无人问津,太正常了!”

“就算你辛辛苦苦去搞了,还有可能发现自己折腾几年后,失败了!你宣布,这个破领域,毫无价值!”

“可你去做了,你好歹知道这个方向是错误的,替大家排除掉了一个错误选择”。

“况且多年以后,谁知道你这个没用的研究会不会被其他科研工作者用在其他领域,从而成为科研界的某个传奇故事”。

某些平平无奇的论文,当时人不在意或者看不懂。但几百年以后被挖出来,发现是旷古烁今的理论,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

何正平环顾四周,情真意切地告诉学生们他这么多年来唯一的一个科研经验。

“不管成还是败,路是需要有人去走出来的。不要怕难,也不要怕失败”。

“科研乃至于做人,本质就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何正平说完,扫了眼身后这群或震撼、或不屑的学生。

他没有再说下去了。

当老师的,话已至此,各人自有各人的造化。

“行了,下一组学生,到马博宇了?你上去讲吧!”

三个小时以后,大组会结束,何正平没走,他不仅没走,还把几个小导留了下来。

“建国、宏业,还有永岩、刘正,先别走”。

何正平是真挺生气的。

辛辛苦苦教了这么多年,科研嗅觉不敏锐,这还能说是没天赋。

何正平认了!

可居然敢畏惧艰难险阻,觉得没基础,不想做,这就不能忍了。

这是态度有问题啊!

“都坐下来听听,看看人家是怎么说的?”

得,四个小导,一个都没敢走。屁股乖乖的黏在会议室软椅上,听着何正平打电话。

何正平掏出手机,辗转要到了s大校长王奇伟的电话。这才联系到了邵萍,找到了景明。

“您想问问我,为什么要推荐sp光源?”

“对”,电话里的何正平声音有点空旷。

因为他开了个免提。

景明正坐在实验室里设计sp光刻机的实验计划。

闻言,他心平气和。完全没有因为突然接到一个院士的电话而激动的不行。

“因为我觉得sp光源是光刻机的下一个风口”。

高宏业差点笑出声。

刚刚何正平还说,s□□b很有希望超过极紫外,你现在又说sp才是下一个风口。

跟院士的意见相左,你哪根葱啊?

小年轻啊,科研天分再敏锐,也没经验,不敢打包票,所以才说了两种光源。

现在大概是想在院士面前表现表现,随口挑了一种。

何正平倒没想得这么多,他反倒饶有兴致地问,“那s□□b呢?你自己在附注里也写了这个啊!你为什么不觉得它才是下一个风口呢?”

该怎么解释这三种光源的关系呢?

景明犹豫了一会儿。

“我觉得,极紫外光源的光刻机国外很快就会突破并上市贩卖。这条路被国外证明是有可行性的”。

“而且国外对我们有技术壁垒。他们绝不会把极紫外光刻机卖给我们。所以我们要做极紫外,不能落下!”

“对”,何正平问道,“那剩下两种光源呢?”

“s□□b认真算起来跟光刻机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我觉得,它很适合做光刻机的光源,很可能代替极紫外光源”。

“我的计划就是如果极紫外光源研发不顺利,而s□□b光源研发成功,那也能弯道超车”。

换句话,国外极紫外光源玩得再好又怎么样!

老子不跟你们竞争做这个,我搞s□□b去!

嗯?

这倒是跟老师说的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