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向周围的居民打听过,那个人平时连出门买菜都是尽量避开了周围的邻居,能不和邻居说话就不和邻居说话,对周围没有任何威胁,”bel面上逐渐露出了些怜悯的神色,“其实那就是个出狱回家后被邻居针对的可怜人。”
沈路皱起眉:“那个人曾经是个杀人犯?”
“是过失杀人,为了保护他妹妹,然后被法院判刑了三年,”bel转回身子,从电脑里找出一份文件发到了沈路邮箱,“上个月出警的时候我们查过他的资料,档案还在我这里存着没删呢,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拿去看看。”
沈路便从邮箱里调出文件,一眼就找到了位于文件后半页的犯罪记录。
他们谈论的对象名为all johnson,29岁,两年前为保护妹妹免受性侵犯而造成过失杀人,被法院判决入狱三年,入狱期间表现良好,经假释官裁决后此人便在两个月前被予以假释。
沈路将文件从后反着往前看,all johnson是个本科毕业生,学的专业是应用物理,他上的学校不算顶尖,但在校期间无不良记录,也没染上抽烟酗酒吸毒之类的陋习。
这令人惋惜的档案也让沈路沉默了片刻,随即他想起什么似的脱口而出:“标签理论。”
bel不解:“什么?”
“这是犯罪社会学里的理论,是说一个人的行为一旦不小心发生偏差,他身边的人就可能根据他的行为给他贴上相应的标签,比如johnson经历过一次过失杀人,他周围的人就把‘杀人犯’三个字当作他身上再也无法撕掉的标签,再也无法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johnson,”沈路便轻叹着向bel讲解,“通常情况下,这些标签会给人带来非常沉重的社会压力,很可能会让被贴上标签的人的自我认知发生转变,他会开始觉得自己就是人们所认为的那个样子,从而做出更加违反社会准则的异常行为。”
“这个理论有时也被叫做‘自我预言的应验’,就是说一个人坚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那他最终就可能真的成为那样的人,”沈路将all johnson的住址复制下来保存到手机里,接着转过头对黑人警官道,“副局,我担心johnson现在正处于一个压力极大的环境下,想下班后去找他谈一谈,成吗?”
黑人警官推了推鼻梁上的平光镜:“是代表局里还是代表个人?”
沈路疑惑地盯了会儿自己的长官,半晌眸子恍然大悟般亮了起来:“代表个人!”
“代表个人的话就不算违规,”黑人警官便冲他笑了笑,“今天没什么要你处理的事情,等你看完以前的案子就可以走了,我特批你提前下班。”
得了特批的沈路火速分析完案子,提起公文包便离开警局,打了个车朝all johnson家中飞驰而去。掏出手机向司机念出johnson家地址时,沈路发现自己之前又不小心错过了条来自秦丘的消息,男人继续了中午的话题,在询问他对于虐童犯被杀一事的看法。
沈路思索了片刻该如何措辞,接着没有任何迟疑地道:是错的。
秦丘的回复来得很快:为什么这么觉得?
sean沈:因为杀人凶手做了在法治社会下绝对不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