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0多公斤炸药的犯罪事实上,张子强显得非常谨慎,他知道这个是要掉脑袋的。他不否认犯罪事实,却在具体情节认定上反复试探吴筱萍的看法。他说:“炸药是我买的,但是怎么买的,怎么给钱的,不需要我操心,我也不知道过程。”
紧接着,张子强最关心的是《刑法》“非法买卖爆炸物罪”条款中,什么叫“情节严重”,因为《刑法》中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才判死刑。吴筱萍感到他在看守所里一直在钻研《刑法》,因为涉及800多公斤炸药的犯罪嫌疑人一共有9个,只有张子强提出了什么叫“情节严重”。
张子强反问吴筱萍:“第一,虽然数量大,但没有爆炸,没有造成财产损失;第二,不是军火,是民用炸药,这样算不算情节严重?”
吴筱萍知道自己将在法庭上与张子强较量,所以现在不必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善于钻空子的惯犯。
张子强见从吴筱萍嘴里掏不出什么,就问:“在法庭上主控官是谁?”
吴筱萍觉得这点可以正面回答他,就说:“是我。”
张子强知道自己在法庭要面对的就是这个一开始还不把她放在眼里的女人时,马上转变了态度,接下来的审讯中,张子强一直在转弯抹角地了解吴筱萍的经历。
吴筱萍在采访中告诉我,她在提审中,也一直在琢磨张子强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准备在法庭上与其较量。经过几次的提审,她感到,张子强总的心理状态,一是赌徒心理,张子强在法庭上可能会以配合检方,以赌徒的心理赌自己不死,以态度好以求从宽处理;二是“黑社会大佬”心理,所有人都是我的马仔,现在都走霉运,在马仔面前,我要输得起。
果然在法庭上张子强的表现就是这样的。
公诉人问他:“这单绑架案是谁策划的?”
张子强马上回答:“是我。”
公诉人又问:“是谁指挥的?”